庄聪生认为,有些民营企业在进入垄断行业时,往往遭遇到各种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的阻碍,于是通过参股国有企业获得进入垄断领域的机会。
此外,该人士还透露,国务院国资委还计划在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加快向民间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全国范围内,国资国企如何进一步改革,具体目标也已经基本确定。
存量不动,增量动,我认为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更符合中国国情。探索建立国家金股制度,对特定事项行使否决权。前述知情人士还表示,将来国资委还将探索优先股和国家金股制度。该人士还表示,按照改革精神,未来的国企将重组整合兼并一批、清理剥离退出一批、发展创新改造一批。另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的国资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日前已修改完毕,将于近日下发至各地级市和省属企业征求意见。
目前,地方国资的改革已经逐步启动。早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下一阶段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推动国有企业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有序退出不具备竞争优势的行业和领域。社会公平:户籍与隐形福利逐步脱钩 资源均衡配置铺开户籍改革已启动:天津实施申办户口积分制,山东取消除济南、青岛外所有落户限制改革的关键在剥离户籍背后的各项不平等利益,把劳动、教育、医疗、社保等多领域的隐形福利与户籍脱钩。
如何让百姓在个案中感受公平正义,2014司法改革将向行政化开刀,破除地方化藩篱,让审判流程公开,减刑、假释、保外就医规范有序,减少权力自由裁量,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以期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中国经济:挖掘增长新动力 混合所有制成重点三年内,省属二、三级企业全部都要改成混合所有制。社会管理:着力源头解决,啃下息诉息访硬骨头人要回去、事要解决。风险管控:政府债务、金融市场一个不能少如何化解债务,不仅国内关注,更是世界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指标。
城乡养老保险并轨、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正在推进。从去年两会至今,国务院已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达362项。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大量工作要做。在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更多权能的同时,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提上议程。不久前,太仓市农民仇永兴用2897亩农田经营权作抵押,得到了3000万元贷款,成为苏州农村土地贷款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今年还将启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试点,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去行政化。
从海南省人大代表晒出的行政审批长征图,到广州市政协委员梳理人生中的103个证,权力的收与放、大与小之间,传递出改革的迫切与艰难。打破治污一亩三分地,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启动碳排放交易权,中国运用市场化手段降污治霾的时代将全面开启。2014年社会管理创新突出源头解决,建立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的机制,用创新思维构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提升社会管理方式。新年伊始,巡视制度全覆盖、试点新提任领导干部财产公开、健全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反腐硬骨头备受关注。
社会转型期,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医患纠纷等基层矛盾易发。2014年,在广东,竞争性行业的国企充分吸收民营资本进入,国企改革迈开关键步伐。
今年,人们期待织就更大更密的民生保障网,特别在产能过剩中下岗再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民生关切:破题生娃、考学、找工作,织就更密保障网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今年,治理大气、水、土壤立体污染要动真格。加快利率市场化的同时,今年将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两会召开在即,百姓从改革中能得多少实惠?在这个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如何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万众期待。人们更期待制度反腐有新进展,在体制改革上做足文章,让决策公开、程序透明,有效遏制住权力腐败。今年,将刹住地方政府性债务无序扩张势头,把具体责任明确到省区市政府上。放权先放利,对习惯了权力无限大、监督无限小的一些政府官员而言,简政放权无异于拿刀子割自己的肉。
继广东等地相继晒出债务账本后,去年底我国首次摸清并公开了政府性债务底数: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超过20万亿元。司法改革:破除地方化藩篱,向行政化开刀薄熙来案庭审微博直播、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改革死刑核准制度、治理刑讯逼供司法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正努力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
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程过半。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对其他领域改革具有牵引作用
PMI回落主要受春节因素影响。随着春节假日因素的消除,加之天气转暖、企业集中开工,未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将趋于活跃,制造业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47.7%,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本月制造业生产活动不够活跃。值得关注的是,尽管PMI各分项指数普遍回落,但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攀升至61.8%,比上月大幅上升10.5个百分点,为近11个月的高点,表明企业对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信心增强。其中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仍位于荣枯线以上,表明制造业生产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2014年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略高于临界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14年2月制造业PMI2014年3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显示,2014年2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2%,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
2010至2014年的5年中,春节当月PMI分别为52.0%、52.2%、50.5%、50.1%和50.2%,与上月PMI的差值分别为-3.8、-0.7、0.2、-0.3和-0.3个百分点,其中除2012年春节当月PMI因从阶段性底部回升高于上月外,其他年度春节当月PMI均低于上月,春节长假对制造业影响非常明显。随着生产和需求扩张步伐的放缓,企业采购活动随之减弱,采购量指数也下降到49.4%,位于临界点以下。
同时,春节假日对我国进出口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双双回落,分别为48.2%和46.5%,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后期走势仍需进一步观察。春节期间和前后,部分企业停工减产、企业员工返乡,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所减弱。
从分项指数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位于荣枯线以上。新订单指数为50.5%,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市场需求增幅收窄
它是一个建基于五个单项指标的综合指数,各指标及其权重分别是:新订单0.3、产出0.25、就业人数0.2、供货商供货时间0.15、采购库存0.1,其中供货时间指数作反向计算,使其可比性与其它指标一致。汇丰(HSBC)/Markit周一联合公布,中国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48.5,较初值48.3略微上修,但仍低于1月终值49.5,为去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PMI高于50表示制造业在扩张,低于50则表明制造业萎缩。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二个月处在荣枯线50下方。
Markit提供的新闻稿并显示,1月制造业就业分项指数终值虽然亦较初值有所上修,至47.2,但仍然是自2009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PMI高于50表示制造业在扩张,低于50则表明制造业萎缩。
汇丰(HSBC)/Markit周一联合公布,中国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48.5,较初值48.3略微上修,但仍低于1月终值49.5,为去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Markit提供的新闻稿并显示,1月制造业就业分项指数终值虽然亦较初值有所上修,至47.2,但仍然是自2009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二个月处在荣枯线50下方。它是一个建基于五个单项指标的综合指数,各指标及其权重分别是:新订单0.3、产出0.25、就业人数0.2、供货商供货时间0.15、采购库存0.1,其中供货时间指数作反向计算,使其可比性与其它指标一致